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1月14日上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集体备课会在心理中心情景体验室召开,理论课和实践课全体教师参加,共同探讨课程优化与教学创新问题。
会议伊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人张成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进行了深入解读,明确了课程管理的规范与要求,让教师们清晰知晓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的准则,确保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张成玉进行备课会安排
随后,会议聚焦实践课教学安排,明确了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要求实践教学按周上报,以增强教学的计划性与针对性。同时,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一起纳入线上教学团队,教师全都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强化形成性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张成玉针对理论课授课内容进行重点安排,要求授课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完成新版教案和学设计,创新思路,使理论知识讲解更加生动、易懂,更好地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针对理论课第四章内容进行了专项备课,统一授课内容和PPT内容,大家针对上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教学方法与案例应用,确保在春季学期教学过程中精准传达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心理健康相关理论,为后续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次备课会凝聚了共识,形成了强大的教学合力,相信在理论和实践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不断迈向新台阶。
(图/夏玉 文/张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