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处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同学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认识,强化民族团结意识,学生处每月以不同主题为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同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4月20日下午,以“弘扬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红色基地教育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藏族、蒙古族等共41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工部部长助理安顺凤、新疆内派服务管理教师白晓昱、阿布力米提·吐尔逊、医学技术系刘向锋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及杨虎城将军博物馆,接受红色革命教育洗礼。
在去往活动第一站的车上,为更好的让同学们了解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安顺凤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和大家开始了车内互动。所有少数民族同学被随机分为两组,选出队长、队名、队号、队歌,进行拉队歌比赛。一首耳熟能详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合唱后,同学们彼此相互熟悉了起来。
步入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同学们被其古朴厚重的历史气息所折服。在一张张赋有时代历史意义的黑白照片前、在一幅幅战争场景展板前、在一件件实物信件前、在一个个雕像前,同学们驻足凝望、认真聆听那峥嵘岁月的历史故事,深情回顾革命年代的苦难艰辛,深切缅怀无数革命烈士以及像白求恩、海伦.福斯特这样的国外援华友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热血激荡在内心,使命再一次觉醒,面对着鲜红的中国共青团团旗,全体同学庄重的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并郑重的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在西安事变纪念馆,同学们参观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纪念馆。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大家认真观看了纪念馆陈列的各种照片、实物,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详细情况,对这段历史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清晰和直观的认识,对中国共产党以及张学良和杨虎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展现的远见卓识和爱国情操表示由衷的赞叹。也切身感受到了在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革命先烈们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一致对外、共御外敌的伟大精神。
本次活动采取寓教娱乐形式,同学们不仅学习了革命历史,心灵受到净化和洗礼。同时,通过歌唱革命歌曲分组比赛活动,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也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在返校途中,同学们在汽车上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对革命先辈血脉里深藏着的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和报国之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牢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先辈的革命精神,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内在动力,以此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掌握真实本领,为美丽的家乡发展和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处组织开展少数民族同学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重温入团誓词

在八路军办事处参观现场

同学们认真聆听

在汽车上交流发言
(撰稿:安顺凤 摄影:邬茜 审核:靳红樱)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