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欣,女,中共党员,西安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
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项目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众创空间优秀孵化案例”、带领团队获“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立项两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一项,“陕西省双百红色旅游创意规划大赛”校级一等奖、毛概课堂展演决赛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级二等奖。
一、欲成医者,先修其德
在三秦大地这片热土,她成长于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早早便埋下从医的种子。医学,是守护生命的事业,这份神圣,吸引着她靠近。身边医者的故事,如春雨润物,滋养她的心灵。那些在诊室里耐心问诊、病房中守护患者的身影,让她明白,医者不仅要有精湛医术,更要有仁心厚德。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沉甸甸的字,自她庄严步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便如金石般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间,成为她矢志不渝的信条。她深知,成为好医生第一步,是做有温度、有德行的人。在班级,她是班长,关心同学,组织活动凝聚班级;在党员工作站,她是站长,传递信仰,带动伙伴服务师生。生活里,她把“利他”融入日常,主动帮同学解难题,积极参与公益,用点滴行动,践行“先做人”的从医初心。
二、欲行远途,心存热爱
裴佳欣迈进医学院,开启逐梦之旅。医学知识浩瀚,课程繁重,像解剖学的精细结构、生理学的复杂机理,曾让她倍感压力。但热爱是最好的驱动力,她想起自己向往的医者模样,想起生命相托的重量,便咬牙坚持。
她担任辅导员助理,协助老师处理事务,在沟通中锻炼能力;同年成为校团委委员,她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拓宽视野。加入学生会,配合开展工作,“优秀项目志愿者”的荣誉,是付出的成果。她还在各类称号评选中收获肯定,“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这些不是终点,而是激励她继续前行的动力。它们提醒着她肩上的责任,鞭策着她不能有丝毫懈怠。

带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面对学业与工作的平衡,裴佳欣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白天投入课程学习、学生工作,夜晚梳理知识、总结反思。对医学的热爱,让她在这条“升级打怪”路上,始终保持热情,一步步朝着目标靠近,为成为良医积累力量。
三、深入探索,践行担当
裴佳欣深知,医学是实践的学科,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她积极投身实践,带领团队参加各类赛事、开展社会实践,用行动践行使命。
她带队参加暑期“三下乡”活动,团队获“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国家级专项立项。深入乡村,她和伙伴们走村入户,为村民体检、普及健康知识。看到乡村医疗需求,更觉医者责任重大。她带领团队调研基层医疗现状,形成报告,为改善建言。此次实践,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让她明白,青春能在服务乡村中闪光,医学能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裴佳欣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左二)
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她和团队一路奋进,拿下国家级铜奖。备赛时,日夜打磨项目,从思路梳理到方案完善,挑战不断。但她和伙伴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最终突破重围。此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立项、“陕西省双百红色旅游创意规划大赛”校级一等奖等成绩,是她在创新赛道的收获,也让她懂得,医学与创新融合,能开拓更多可能。
毛概课堂展演决赛一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校级二等奖,这些看似和医学“跨界”的成绩,实则是她成长的注脚。毛概学习让她从理论高度,理解家国责任,明白医学事业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紧密相连;职业生涯规划赛事,帮她清晰职业路径,坚定“以医济世”的方向。她在多元实践中,悟到医学不只是技术,更是关乎社会、关乎人文的事业。
作为未来医学事业的践行者,裴佳欣将继续以奋斗为基调,以奉献为底色。她会深耕专业,提升医术,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守护健康的力量;会坚守初心,践行医德,做有温度的医者;会传承使命,带动更多伙伴,把青春融入国家医疗事业发展。
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裴佳欣以青春之我,赴医学之约,正书写属于新一代医学生的担当与风采,向着“苍生大医”的目标,笃定前行,让青春在守护健康的路上,绽放更绚烂的光。